9月22日,據新華社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
《綱要》提出,要建設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知識產權制度,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立法;完善以強化保護為導向的專利商標審查政策;健全著作權登記制度、網絡保護和交易規則;加強遺傳資源、傳統知識、民間文藝等獲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搜集整理和轉化利用。
《綱要》要求,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培育一批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世界一流企業;推進商標品牌建設,加強馳名商標保護,發展傳承好傳統品牌和老字號,大力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商標品牌;健全版權交易和服務平臺,加強作品資產評估、登記認證、質押融資等服務。
《綱要》提出,建設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人文社會環境,構建內容新穎、形式多樣、融合發展的知識產權文化傳播矩陣,打造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知識產權文化傳播平臺,拓展社交媒體、短視頻、客戶端等新媒體渠道;完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評價激勵、流動配置機制,實施知識產權專項人才培養計劃,依托相關高校布局一批國家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加強相關高校二級知識產權學院建設。
《綱要》明確,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知識產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版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5%,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500億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上述指標均為預期性指標)。到2035年,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知識產權制度系統完備,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創業蓬勃發展,全社會知識產權文化自覺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的國際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基本建成。(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周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