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旗下落地配企業丹鳥物流于2019年5月對外宣布品牌成立后,其微信公眾號的更新一度停止在了2020年3月。此后,丹鳥微信公眾號又在去年8月低調更名為菜鳥直送。但現在,丹鳥物流又有了新的融資動態,獲得了阿里的新一輪股權融資。
日前,根據天眼查App顯示,浙江丹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阿里巴巴的股權融資,新增股東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由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根據官網信息顯示,丹鳥物流是由菜鳥聯合多家落地配公司共同推出的服務品牌,專注于提供區域性、本地化配送服務,其提供的快遞產品目前主要集中在O2O同城配、B2C倉配、B2C家裝和B2B城配等服務產品;其服務的客戶多為阿里旗下項目,如盒馬、天貓、零售通、農村淘寶等。
2020年8月,“丹鳥”的微信公眾號低調更名為“菜鳥直送”,并推出了新的logo,與菜鳥品牌更加緊密相連,成為了菜鳥旗下的子業務。從官方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菜鳥直送拋棄“落地配”的標簽,擴大配送業務范圍,并強調自己為同城配送網絡。但據媒體報道,僅天貓超市的配送業務就占據了丹鳥B2C訂單總量的90%,它仍舊是以本地生活物流服務商為主。
丹鳥物流的成立初衷是為了滿足天貓超市消費者當日達、次日達的消費體驗,提高天貓超市的配送時效。早在2016年起,菜鳥網絡就陸續入股了浙江芝麻開門、上海萬象、南京晟邦、成都東駿快捷和陜西黃馬甲等5家電商落地配企業。2018年年底,菜鳥網絡將這5家落地配企業統一為“新零售配送聯盟”。
2019年3月,浙江芝麻開門企業變更為“浙江丹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菜鳥在當中持股比例為36.17%。當年5月,“丹鳥”品牌也正式對外發布,強調其專注于區域性、本地化的配送。丹鳥作為菜鳥直營的快遞企業,其定位是“立足中高端電商件市場的倉配型快遞企業+即時配送企業”,當時曾有業內人士表示,阿里需要一家受自己管控的電商落地配企業;而該企業的運營模式則類似于京東物流的倉配模式,注重直營。
在2020年末,丹鳥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武昌卸任,菜鳥系高管帥勇出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丹鳥完全成為了菜鳥供應鏈的全資子公司。
巧合的是,2020年3月菜鳥完成了對即時物流企業“點我達”的100%控股后,趙劍鋒卸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帥勇接任。菜鳥當時對外表示,菜鳥此前已是點我達的控股股東,完成控股是既定動作之一,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和丹鳥物流協同,強化在時效配送物流方面的優勢。
為此,外界也認為,丹鳥與點我達的合并,也將成為必然。之后隨著丹鳥更名為菜鳥直送,菜鳥的新零售配送品牌也終于落地成型。對于一直努力撕掉自己“電商落地配”標簽的菜鳥直送,業內人士也猜測稱,其之后的布局則是要配合阿里的商流端,配合在同城零售的戰場中做好輔助的角色。
但直至如今,盡管經歷了更名、換帥、融資,丹鳥似乎還未找到更好的盈利方式。據媒體報道,丹鳥從2019年開始就已經持續虧損,黑貓投訴平臺上也出現了大量關于丹鳥配送效率低、物流虛假簽收等情況。而丹鳥長期低調運營后,其前路如何還尚未明朗。快遞專家趙小敏則向AI財經社表示,丹鳥目前急需擴大規模,跟菜鳥鄉村、菜鳥同城等其他業務做橫行整合,考慮收入和利潤指標都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