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互聯網保險2021消費者洞察報告:5成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買過保險

11月23日,互聯網保險經紀平臺元保,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保險中心、凱度咨詢共同發布了《2021年中國互聯網保險消費者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中國消費者的互聯網購險行為進行了調研。

調研發現,民眾的保險意識和主動購買意識均在增強,互聯網保險因其便捷和高性價比正在越來越受到青睞,用戶的保險預算還在節節攀升,一些消費者甚至會將保險視為“禮物”和“承諾” 來贈送家人。

報告指出,傳統線下網點和保險代理人依舊是首要購險渠道,但已經有5成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購買過保險,其中高學歷、高收入、高城市等級的"三高人群"更認同互聯網保險,通過線上渠道購買保險的比例更高。這主要是源自"三高人群"對互聯網更為熟悉、更關注產品性價比而非品牌本身、對自主選擇有能力、有信心。

不同群體在購買保險中也有不同偏好。根據報告,健康險正在取代壽險成為最受中年人歡迎的人身險,而90后最偏愛買理財險,60后則更青睞"財富傳承"熱衷買壽險。另外,除車險外,男性更偏好人身險,女性更偏好理財型保險。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保險業的不斷發展,“非標體”、“低門檻”有望成為互聯網保險突破口。報告中提到,三成消費者期待在針對特殊疾病的產品上可以有更多選擇,關注參保門檻。可以預見,帶病體等特殊人群保險需求將持續增長,在非標體、老年群體等藍海市場,互聯網保險將大有可為。此外,就醫綠色通道、體檢套餐、醫療墊付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三大保險福利。

與此同時,互聯網保險發展仍面臨挑戰。報告中指出,信任危機、理賠擔憂是消費者的第一痛點,保險條款看不懂和不會挑產品非常困擾用戶,帶病人群和亞健康用戶的保障需求得不到滿足。

據悉,中國保險行業正在經歷從銷售導向轉型用戶導向的深刻變革。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基于人海戰術的增長模式開始失靈,過去隱藏在銷售為王這把“金鑰匙”下的產品同質化、供需錯配、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凸顯出來。回歸到用戶的真需求,挖掘產品和渠道的新動能,是行業的普遍共識。

同時,科技正在重塑保險業。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更便捷觸達用戶、更精準挖掘用戶需求的互聯網保險,正成為保險行業的增長新引擎。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寧波銀行北京分行聯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
跨村聯建產業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