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植發市場靜待爆發,“第二股”將花落誰家?

隨著植發第一股雍禾醫療登陸資本市場,植發這門小眾生意也走到了臺前。

年輕人的“容貌焦慮”造就了植發市場的繁榮,加上資本的不斷注入,植發行業正在變得更具想象力。

近年來,受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技術進步等綜合因素影響,中國植發服務市場從于2016年的人民幣58億元快速增長至2020年的人民幣13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3.4%。

然而,植發行業充斥著開拓新客的壓力和焦慮,也面臨著“重營銷”“燒錢”的質疑,這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在雍禾上市后,植發行業第二股的機會又會在哪里?

植發行業遠不止于營銷


與“脫發“有關的討論,總能輕而易舉的登上熱搜,微博上#中國有超2.5億人脫發#的話題,閱讀量達到了1.6億。有人調侃,第一批90后還沒實現脫單,卻已實現脫發。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調查顯示,2020年,中國脫發人口達到2.5億,其中男性約1.6億,女性約0.9億,平均每六人中,就有一個脫發。

作為消費醫療的細分賽道,植發市場顯然不容小覷,年輕人的“發量危機”,正在被嗅覺敏銳的資本盯上。

在雍禾醫療成功上市后,植發行業進一步引發關注,資本的注入正推動著植發行業的發展,行業將深度受益。從“她經濟”到“他經濟”,整個行業來講無疑是利好。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已經奔赴資本市場,“重營銷”“輕研發”的質疑依然環繞著雍禾醫療,也成為了整個植發行業的標簽。

作為“一錘子買賣”的生意,植發行業充滿著拓新客的壓力,公交站、地鐵站、電梯、小紅書、抖音上鋪天蓋地的植發廣告就能佐證這一點。

從雍禾的招股書中也可以看到,公司的銷售和營銷開支基本上接近收入的一半,營銷開支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占總收入的49.6%、53.1%、47.6%及54.9%。

事實上,植發行業的標簽不止于營銷。依靠營銷手段可以實現客戶數量的短期增長,但不利于植發機構口碑的形成。目前,行業正經歷從營銷壁壘到技術壁壘的跨越。

不論是鑷子植發還是微針技術,行業內的玩家開始在技術層面發力,優化植發手術體驗,但這些都是不容易見到快速反饋的地方。就長期發展而言,植發機構需從專業、技術、服務等方面著手,不斷提升用戶粘性,選擇做“時間的朋友”或許才是植發行業更好的方向。

“植發第二股”爭奪戰開啟


數據顯示2020年,在中國進行的植發手術僅約為51.6萬例,滲透率為0.21%,這意味著還有極大的市場空間等待植發機構前來挖掘。

雖然搶走了“植發第一股”的名頭,但雍禾也不能忽視資本市場上的一眾競爭對手們。植發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和資本帶動,必然會帶動更多植發機構進入市場。

由于植發行業的進入壁壘并不高,市場上的參與者很難構建起絕對的競爭優勢,植發行業里依然有機會存在。

在中國毛發醫療服務領域,目前主要競爭者包括四類:公立醫院植發科室、醫療美容機構的植發部門、連鎖型??浦舶l機構、單體??浦舶l機構。

目前整個行業都處于野蠻生長的階段,以營銷驅動的雍禾醫療目前并沒有形成強大的品牌優勢,在剩下的頭部植發機構中,各家植發機構實力相差無二,有上市實力的品牌并不少。

在民營植發連鎖機構中,雍禾的市場占有率為第一,大麥微針植發、碧盛蓮、新生植發等民營植發連鎖機構也緊隨其后。其中,專注于無痕植發科研和臨床診療的碧蓮盛就曾獲華蓋資本5億元的戰略投資,其董事長尤麗娜在2021年底表示,明年碧蓮盛也有上市規劃。

作為消費醫療領域的一個細分賽道,植發領域由于其設備材料成本可控、技術成熟且手術安全,具有更快速增長的成長空間。截至2020年,中國植發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已達134億元。據《全球植發市場報告》顯示,預計2023年全球植發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約合1709億人民幣。

千億植發市場,將會吸引更多玩家前來掘金,近兩年是各機構搶占市場的關鍵時間點,基本會奠定3-5年整個植發行業格局?!爸舶l第二股”將花落誰家?目前來看,第二梯隊的玩家都有機會。

行業破局之道:回歸醫療本質


植發行業通過砸錢換獲客增長的方式,符合現階段市場教育投入需要,但卻不適用于長期發展。隨著植發行業近幾年的火熱,各種亂象也層出不窮,回歸醫療本質是目前植發機構所需要堅守的初心。

由于獲客成本的增加,導致手術成本增加,機構利潤降低,后期還需依靠延伸產業鏈、降低營銷、提升技術來擴大營收。顯然,植發領域更需要堅守“長期主義”。市場格局還在演進,大浪淘沙后,有技術實力和以客戶為本的企業才能保證增長的可持續性。

大麥植發的創始人李興東向獵云網表示,市場發展越快,越需要沉下心,慢下來,醫療的核心仍然是技術和效果。資本的催生會讓行業快速發展,但發展不能忘記醫療的本質是治愈,發展不能忘本。而技術不能催生,需要腳踏實地。

微針技術由大麥植發引入國內,是國際主流使用的植發技術。微針植發是通過使用專門的微針種植筆種植,相比于傳統寶石刀、鑷子植發方式,微針植發可以高效地植入移植體,而無重復植入創傷的風險,避免鑷子對毛囊造成傷害,提高毛囊存活率,頭發新生比例更高。

一直以來,技術應用與創新都是大麥微針植發品牌發展的核心動力。2006年,大麥微針植發率先引進微針植發技術,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創新、優化,大麥“種植筆技術”已經受到行業和發友的認可。

種植筆技術即微針植發技術,原本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成為主流,國內很多專家也使用該項技術,大麥先后獲得10多項國家技術專利。但大麥認為,這項技術屬于發友和行業。

李興東向獵云網表示,作為由醫生創建的連鎖機構,大麥的基因或許不是一樣的,“我們在自己培養自己的醫生團隊,同時也更關注醫療的本質和技術。對于大麥而言,能不能成為第二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毛發行業走下去。我們或許不是領跑者,但我們一定是長跑者,我們一定是眾行者?!?/p>

從近年來因植發效果問題而引發的訴訟就可以看出,對于植發者而言,其選擇的植發機構能不能上市并不重要,消費者們關心的永遠是手術的效果。可以說,無論對于植發機構還是整個行業,都應該回歸醫療本質,在持續擴張的同時平衡發展和患者服務之間的關系,讓植發行業不再“野蠻生長”。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寧波銀行北京分行聯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
跨村聯建產業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