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少兒體育:掀起“內卷”,正成為家庭下個“超級碎鈔機”

在“雙減”政策落地、“雙增”政策推動的第一個寒假,“寒假興趣班火爆”沖上熱搜,非學科類培訓的新黑馬悄然誕生。

在北上廣深杭的家庭中,不僅以籃球、游泳為主的體育類培訓成為了家庭必需,甚至橄欖球、滑雪等小眾課程也成為了青少年體育培訓的熱門選擇,而體育類培訓項目課程動輒100至200元每課時的價格,竟然還讓家長高呼“超值”。

“45節中教課,45節外教課,學英語和打籃球兩不誤,可謂一舉兩得。”王先生透露,一年90課時、一對多的少兒籃球課共11000元,這是其續課的第二年,此外今年還增加了1對2、180元每課時的少兒游泳課。據悉,今年王先生一家在培訓課程開銷總額達74400元,其中體育占比18%,為13400元。

相較于游泳、籃球等基礎課程,錢女士則是從2017年開始就給當時三歲的孩子報了橄欖球課程,表示“堅持練體育,從娃娃卷起”。據其統計,4年來每年在體育上的開銷上漲了15%,主要學習橄欖球和籃球,目前年均開銷在2.5萬元,而她選擇體育課程的初衷也很簡單,一是如果可以申請雙語學校,橄欖球有加分作用,二是籃球可以應對中考升學考試。

可見,在強烈的市場需求下,年花費上萬甚至數萬元的體育類培訓項目儼然成為了一二線城市家長“內卷”的又一動力,無論是從體能培養還是應付升學考試,都成為了繼學科類培訓外的最佳選擇。

在學科類教育全面撤退后,體育培訓似乎正在成為家庭的下一個“超級碎鈔機”。

“雞娃”家長轉戰體育培訓:三歲卷起,應試為先


其實在雙減政策之前,中國體育教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邊緣地位。關于體育老師的梗五花八門,體育課被占用成為家常便飯。隨著中考、高考相關加分政策出現,體育成績在學業評價中的占比越來越高,體育教育的邊緣地位才一舉得到扭轉。

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3月,深圳中考體育權重首次從30分增至50分;江蘇由過去不低于中考成績總分的5%,到2025年提升至10%以上;12月,北京明確將體育在中考中的分值比重增加至70分,考試形式包括過程性考核與現場考試兩部分。

這意味著北京2021年9月1日新升入一、二年級的同學,在四年級、六年級、八年級第一學期進行體質健康考核【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八年級第二學期進行體育與健康知識考核,一共40分;九年級現場考試30分,總分數為70分。

來源:上海中考新體育考試方案

關鍵詞: 下個 少兒 家庭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寧波銀行北京分行聯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
跨村聯建產業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