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提示
(資料圖)
昨日大盤又是低開低走的一天,外資持續拋售壓制市場情緒,A股跳水收跌,滬深成交額為7071.1億元。盤面上,CPO概念大跌,煤炭、環保股逆市走強。北向資金大幅凈賣出104.61億元,連續13日“減倉”,貴州茅臺遭凈賣出8.51億元居首,藥明康德獲凈買入2.8億元最多。北向資金短期無心戀戰是龍頭股走低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北向資金累計賣出金額接近780億元。基金重倉股持續受挫,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市場信心。有機構認為,這也表明當前市場悲觀情緒已接近極值,未來有較大可能性出現反轉。
近期,A股公司回購股份公告源源不斷,一場回購“接力賽”火熱上演。證券時報頭版刊文稱,在股價處于底部區域時,市場最缺乏的就是信心。用“真金白銀”回購股份,正是解鎖信心缺乏的一把鑰匙,給市場更多確定性預期。從中長期來看,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還要靠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因此,如何引導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創新能力和回饋股東意愿,仍然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關鍵。
2.港股大市成交842.21億港元。盤面上,體育用品、科技股漲幅居前,安踏體育漲近10%;內房股走弱,富力地產跌近16%,股價跌破1港元/股,淪為“仙股”。南向資金凈買入31.22億港元,美團獲凈買入3.13億港元居首。
3.香港ETF市場交投火熱,部分香港上市ETF沽空比率大幅上升。港交所對此表示,ETF沽空比率偏高一般可以被解讀為市場情緒正面,市場購買ETF需求旺盛。
4.證監會表示,將不斷推動兩地資本市場深化務實合作。發揮香港支持中國企業融資的國際平臺作用,推動形成更加透明、高效、順暢的境外上市監管協調機制,持續暢通內地企業境外上市渠道,推出更多有代表性的“綠燈”案例。優化完善互聯互通機制,推動引入大宗交易機制、REITs等更多產品納入標的,進一步便利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
5.泰信基金公告顯示,總經理高宇因個人原因離職,董事長李高峰代任總經理一職。今年以來,多家中小公募“換帥 ”引來市場關注,年內公募基金高管變動總人數達到236人,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三大核心高管變更占比87%。內人士表示,資產管理行業人才一直處于較為稀缺狀態,公募基金行業競爭相當激烈,高級管理人員變動很頻繁,但正常的人才流動是好事,不是壞事,有流動才會有活力。
6.目前已有13家基金公司披露上半年業績,過半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建信基金上半年凈利潤5.90億元,同比微幅增加;浙商基金實現凈利潤3062.46萬元,增長17%。
7.年內業績領先的量化基金持續獲得資金青睞,加碼限購控制規模。國金基金公告,公司旗下三只量化基金均將單日申購限額設定為1萬元。
8.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進,Y份額帶來增量仍然有限。業內人士建議,在渠道端,提高稅延額度限制,吸引更多潛在資金流入。
9.資產管理規模超萬億美元的黑石已拿到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資格,黑石旗下上海子公司可向中國境內合格投資者募集人民幣資金。
二、慧眼識基
備受市場期待的首批4只上證科創100ETF,正式對外“官宣”發行日期。8月23日,博時基金、銀華基金、鵬華基金、國泰基金等4家公司旗下的上證科創100ETF同時公告,4只產品定于8月28日至9月1日期間正式發售,其中,網下現金、網下股票認購期為8月28日至9月1日,網上現金認購期為8月30日至9月1日。從發行規模上看,4只基金均設置50億元的首發募集上限。
三、宏觀產業
2023(中國)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簽約總金額達5210.37億元,展覽規模、參展國際客商人數、貿促活動數量等多項數字創歷屆商博會之最。
《中南關于同意深化“一帶一路”合作的意向書》正式簽署。截至目前,中國已與非洲53個建交國中的52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研制的4項金融國家標準發布,分別為:《互聯網金融 個人網絡消費信貸 信息披露》、《金融行業開源軟件測評規范》、《互聯網金融智能風險防控技術要求》和《互聯網金融 個人身份識別技術要求》。
四、新發基金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基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