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 >

建設銀行首家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評估試點,以金融“活水”滋養科技創新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好地發揮科技成果評價作用,科技部等十部門組織開展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工作。建設銀行作為55家試點單位中的銀行業代表積極參與試點工作,秉持“無科技不金融”的理念,積極推進科技金融服務創新,打造科創金融“價值”(VALUE)服務體系,在同業中首創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評估方法,破解知識產權評估難題。近期,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建設銀行作為首家商業銀行開展試點工作。建設銀行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模式,將科技成果價值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試點在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科創資源富集的省市開展。

以專利為主的知識產權,一直是科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也是科創企業核心資產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于初創期小微型科技企業尤為重要。知識產權技術密集、專業門檻較高,缺乏市場公允的價值評估方法規范和指引,不同資產評估機構間評估結果差距較大、評估費用較有形資產偏高、評估周期偏長。“評估難、評估貴、評估慢”成為制約知識產權流通變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難點痛點。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制定了《專利評估指引》,構建了一套科學、系統、操作性及可擴展性較強的專利價值評估體系,使專利評估指標更全面、評估方法更科學、評估結果更準確,將推動完善專利評估機制,規范專利評估活動,為專利資產管理和運用提供有力支撐,促進創新資源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

建設銀行廣泛研究政府機構、科研院所、市場化評價公司等科技成果評價的方法、標準,以《專利評估指引》中專利質押融資場景的指標和權重設置為指導,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定期公布的專利許可數據為支撐,在同業中首創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評估方法。從專利的技術價值、法律價值、經濟價值等各項核心要素出發,評估專利價值,為商業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提供重要依據,在提升專利質押評估效率同時,為企業節約了評估費用。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建設銀行首家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
金融機構EAST數據治理提升迫在眉睫 億...
“綿陽市商業銀行杯”科學城羽毛球比賽...
亞運在一線|有一種執子之手 叫共赴亞運
“掃地茅”困在原地,科沃斯的病,并不...
第三屆澳大利亞華人戲曲文藝匯演在悉尼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