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文化 >

物種分布模型不確定性傳播研究迎新進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聯合葡萄牙埃武拉大學、香港大學和西班牙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單位,在物種分布模型不確定性傳播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整合動物學》。李雪艷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堆疊生物氣候包絡模型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預測多種物種潛在分布范圍的方法。隨著物種分布數據可利用性的日益增長,其不確定性如何影響對物種豐富度和生態驅動因子的預測仍不清楚。

研究人員通過構建包括四種不同來源的中國334種鳥類分布數據,結合多種常用物種分布建模方法,定量分析了數據和模型產生的不確定性對鳥類豐富度預測結果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基于不同數據和模型的鳥類豐富度預測結果具有顯著的空間格局差異,主要驅動因子也有所不同。基于公眾科學數據構建的物種分布模型具有較高精度,而分布范圍數據的模型精度較低。GAM和BRT模型對于數據不確定性具有較強的魯棒性。

該研究有助于豐富研究人員對不同物種分布數據之間差異以及不同建模方法表現的理解,從而在應用堆疊物種分布模型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建模預測,以獲得準確的結果。

上述研究得到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學院打造綜合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行動資金項目的支持。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物種分布模型不確定性傳播研究迎新進展
榮耀X50和榮耀X40有什么區別?該怎么選?
記者:國米尚未和索默達協議,后者未來...
7月7日河南寶興聚丙烯酰胺價格平穩
深圳率先規范數據產權登記,數據資產入...
咳嗽不能吃雞蛋,你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