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在衡水市區新華西路新盾小區的一角,一幅幅精美的油畫、版畫作品裝點在紅磚墻上、大樹干上,引來眾多居民駐足觀看,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形式新穎、創意、有內涵。原來這是衡水學院教師衛立冬“變廢為寶”,把美術專業畢業生丟棄的美術作品掛在小區一角,成了新盾小區一道靚麗的風景。
3日下午,記者來到新盾小區,遠遠便看見小區東側的紅磚墻上,一幅幅美術作品分外吸引眼球。走近觀察,這些作品有煙波浩渺的大海,有映入水中的村落,有秋日金黃的樹林,有相擁起舞的戀人……
“這些畫作大都是美術學院畢業生為參加畢業作品展創作的,有一些是沒畫好的半成品,還有離校時帶不回家只能丟棄的作品,每一幅畫都是美術生的努力和心血,如果白白丟掉太可惜了。”衛立冬告訴記者。為了不讓這些畫作蒙塵,衛立冬把它們撿回了家。
為了把這些畫最完美地展示出來,衛立冬可是動了腦筋。他說:“小區東邊原來是廢棄的鍋爐房,我們在這養了很多花,正好小房兩側是紅磚墻,把這些畫掛在這兒,大家都說紅墻油畫別有一番韻味。”
自打這些畫掛上墻,小區原本無人問津的角落成了“高大上”的“美術長廊”,越來越多愛好繪畫的居民或是自己,或是帶著孩子來這里駐足,細細品味這些美術作品的底蘊。衛立冬還專門寫了一個“藝術小區”的牌子掛在這,他笑著說:“北京有一個798藝術街區,我把我們小區也打造成一個藝術小區,讓這些廢棄的畫作在這里得以展示,讓更多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美術的魅力。”
攝影 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