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股價低迷,一度處于退市邊緣的玩具行業上市公司,卻因一則有關郎酒借殼的傳聞突然成為資金瘋狂追捧的對象。
8月16日,群興玩具(002575.SZ)股價盤中一度漲幅超5%。而在此之前因連續2個交易日(8月12日、8月15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8月15日晚間,該公司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并強調,截至目前,公司無“借殼”“重組”相關計劃,關于公司“借殼”“重組”的相關傳聞不屬實。
(資料圖)
作為一家以玩具起步的公司,群興玩具的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澄海市運達計量器具廠,1999年,更名為澄海市群興電子塑膠玩具廠。2011年4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1年,該公司酒類營收占比均超過58%。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群興玩具基本面并未出現明顯的利好因素,且上半年預虧900萬-1340萬元。那么,群興玩具的股價因何接連上漲?而根據多位長期調研白酒行業的投資者給到記者的推測,近期群興玩具股價的突然上漲,應與“郎酒借殼傳聞”有關。
群興玩具股價上漲
拉長時間線不難發現,股價曾在7月18日一度跌至4.39元的群興玩具,自7月28日開始突然加速上漲,截至目前已連續錄得6個漲停板,并在8月16日盤中一度摸高至7.49元,創下了自2020年4月以來的新高。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自8月1日至今短短半個月時間里,群興玩具已三次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及風險提示公告,而從相關公告的字里行間里或能窺探到該公司近期股價“坐上火箭”的緣由。
此前,群興玩具一直堅稱,公司未發現存在可能或已經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影響的媒體報道,亦未存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近期經營活動正常,內外部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直到8月15日,群興玩具的風險提示公告或“吐出實情”。該公司稱,“公司并不涉及‘借殼’、‘重組’的洽談或談判等相關行為,截至目前,公司無‘借殼’‘重組’相關計劃,關于公司‘借殼’‘重組’的相關傳聞不屬實。”
記者留意到,自7月底至今,在相關投資者交流平臺上,有關群興玩具或被郎酒借殼的相關討論不在少數,甚至有用戶還具體分析了目前群興玩具的主營業務、以及郎酒借殼的可能性。
“目前證券監管層對白酒上市審查條件很苛刻,因此白酒企業想要盡快上市只能尋找‘殼資源’或去香港等地上市。”白酒行業專家肖竹青向記者推測,郎酒“借殼”群興玩具或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不過,針對上述借殼傳聞,8月16日,記者分別聯系群興玩具與郎酒方面,群興玩具相關人士明確表示“沒有這回事”,郎酒方面亦給予了否定回應。
群興玩具與酒的淵源或可追溯至2020年。根據公開資料,自2012年營收達到5.05億元的頂峰后,群興玩具的業績便進入下行通道。而自2014年起,該公司先后經歷多次并購重組的嘗試,轉型方向涵蓋游戲、新能源、磷礦加工等熱門領域,均無疾而終。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3504萬元,凈利潤虧損1.89億元。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8.5%至9108.04萬元,凈利潤實現扭虧至2446.91萬元,而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酒類銷售收入,營收占比近六成。
2021年,群興玩具實現營業收入5122.41萬元,其中酒類銷售收入3020.03萬元,占比58.96%,而在該公司前5名供應商資料中,第一名供應商便是四川古藺郎酒銷售有限公司,當年采購額為1882.44萬元,采購占比高達65.3%。
郎酒IPO一波多折
實際上,作為群興玩具此次借殼緋聞對象,郎酒此前曾多次謀求上市,無奈均以失敗告終。
公開資料顯示,郎酒始于1903年,產自川黔交界有“中國美酒河”之稱的赤水河畔,廠區地處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二郎鎮,而該鎮距離貴州仁懷茅臺鎮僅有49公里。
正是由于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這個赤水河旁的川酒品牌不僅有“中國兩大醬香酒之一”的名號,同時也位居川酒“六朵金花”之列。而在這“六朵金花”中,如今僅剩郎酒和劍南春尚未登陸資本市場。
據相關媒體報道,早在2007年,郎酒就已計劃上市,但最終因當時的企業規模和業績水平并非最佳上市時期,暫時止步資本市場。兩年后,郎酒集團再提上市規劃,并被四川省金融辦列入2009年四川省重點上市培育第一批企業名單,但次年其上市計劃再度終止。
自2015年開始,市場上傳言郎酒欲借殼實現“曲線上市”,因此其也多次成為借殼“主角”,緋聞對象包括同為瀘州老鄉的大型化肥企業瀘天化,以及遠在天津的昔日“國產葡萄酒三巨頭”之一王朝酒業。不過,這些傳言最終都未能成真。
2019年,郎酒再次進行上市準備,并在次年6月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了IPO招股書,計劃于深交所上市,擬發行不超過70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募集資金規模為74.54億元,所募資金主要用于擴大白酒產能、數字化運營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不過2020年7月,其保薦機構廣發證券因違規行為被證監會處以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12個月的監管處罰,直到2021年6月,郎酒股份更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書申報稿,顯示上市進程仍在持續推進。但今年4月底,郎酒卻主動撤回IPO申請,其第三次上市再次擱淺。4月28日,證監會2021年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披露,郎酒已終止審查。
值得一提的是,郎酒并非第一家終止IPO的白酒企業。此前,2020年5月,國臺酒業遞交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不過于去年6月主動申請終止IPO,隨后,2021年7月,國臺酒業再啟IPO,同華西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截至目前尚未有進一步動作。
“白酒行業業績分化嚴重,除極少數頭部品牌外,其他企業無論是收益率、還是成長性都存在明顯落差,另外如往來款等方面也存在不規范的風險。”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白酒企業觸發借殼上市,仍然會按照IPO的標準進行審核,因此難度仍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