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市場短線出現回落,板塊個股輪動快。在各地政策放松支持下,地產股有所企穩,時常逆市受到資金青睞。今年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有所增長,而且融資成本不高。雖然股權融資目前還處于推進期,但不少上市地產企業已發布定增預案,行業回暖正在顯現。
// 地產板塊筑底企穩 //
短線A股再度有所回調,多數行業板塊出現回探。不過地產板塊近期稍強,底部區域有止跌的跡象。Wind行情顯示,5月30日,地產板塊探底回升,開啟一輪反彈后,6月下旬隨股指下挫有所回落,但并未再創前期低點。7月開始基本處于盤整期,沒有受到股指短線再度下跌影響,止跌明顯,強于近期上證指數、深成指和創業板指表現。
【資料圖】
// 上市地產公司股權融資在推進 //
近年來,房地產公司A股IPO以及已經上市的地產公司定增等股權融資暫停。不過隨著政策支持,去年底地產股定增大門打開,上市地產公司股權融資迎來回歸。
Wind數據顯示,去年底一批地產上市公司發布定增方案后,今年以來,目前A股又有14家房地產公司發布了定增方案,預計總共募集資金425.5億元,其中榮盛發展和金科股份兩家還未公布預計融資規模。從方案進度來看,多數處于股東大會通過期,而走到證監會通過僅有1家。總體看定增融資推進速度并不快,但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以今年發布的定增預案來看,萬科A定增預計融資規模最大達150億,緊隨其后新城控股、中華企業和中交地產均在30億以上,而最小的京能置業和渝開發定增預計募資在10億以下,都是7億元,可見絕大多數地產企業定增融資規模都較大超過10億元,股權融資具有吸引力。
// 地產企業債券融資情況 //
上市地產公司不僅僅股權融資在推進,其債券發行規模也有所增長。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地產企業債券發行共有114只,合計募資達1205.2億元,規模較大。同期2022年上市地產公司發債120只,融資1128.86億元,今年數量上雖然微幅減少,但規模上卻仍然實現了6.76%的增長,可見平均單家房企債券發行募資在上升。若疊加地產企業股權融資,今年房企融資前景較好。
具體來看,今年上市地產企業融資規模最大是金融街發行的“GC金街優”,發行規模達80.7億,緊隨其后“23陸債02”、“23保利發展CP002”等13只債券發行規模在20億元或以上。此外還有” 22保利A”等46只債券發行規模在10億元及以上。
除了發行規模,市場流動性充裕,上市地產債融資成本并不高。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發行的債券平均票面利率為3.47%,其中1年期及以內債券平均票面利率為2.85%,發行數量也最多達39只。緊隨其后4年期平均利率為3.2%,低于2年期和3年期債券利率。可見上市地產企業發債成本和年限并不成正比,并不是年限越長,融資成本就越高,主要還是看地產企業自身資質。
// 地產行業后期如何發展? //
東興證券陳剛分析認為,當前行業格局正在重塑,央國企在銷售、拿地、融資、投資層面獲得了全面領先,在未來將有望進一步兌現為市占率和盈利能力的領先。行業持續出清,格局重塑的背景下,當前有能力繼續拿地擴張的房企迎來了難得的優質項目儲備期。房地產市場高速增長階段已經結束,行業金融屬性弱化,回歸實體經濟本源,改善需求成為未來主導。商品房市場的改善性需求占比持續提升。
從中長期需求來看,高速工業化、高速城鎮化這兩個市場重要推動已近尾聲,住房面積緊缺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疊加人口出生率和適齡購房人口的下滑,購房需求中樞在中長期的下滑已經基本成為共識。“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舊模式過于強調規模和周轉,屬于低質量的粗放式擴張,高質量轉型成為必然。供給側的加速出清、住房供需結構的逆轉和需求端的品質升級,將共同推動行業從粗放式擴張加速向高質量經營轉變。我們認為,通過高質量的精細化運營提升開發業務盈利能力和提升經營服務業務的競爭力已經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