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電氣化”浪潮下多家日企不約而同這么做,擬從報廢鋰電中回收稀有金屬

①多家日企正致力于從智能手機、車載鋰離子電池中回收稀有金屬的循環利用業務;

②其中日礦金屬今春將全面啟動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實證試驗;

③該公司預計最初的年產量為幾噸,并可能在2023財年及以后擴大規模。


(相關資料圖)

隨著電動汽車的日益普及將導致鋰材料供應短缺,日本多家有色金屬公司正致力于從智能手機、車載鋰離子電池中回收稀有金屬的循環利用業務,其中日礦金屬(JX Nippon Mining & Metals)今春將全面啟動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實證試驗。

實證試驗由日礦金屬子公司——JX金屬循環解決方案(JX Metals Circular Solutions )負責實施,從鋰離子電池中提取鎳、鈷、鋰,并還原為電池材料的設施已于3月全部完工。該公司將主要處理家電和電腦的鋰離子電池,使其不起火后粉碎,再通過浸在硫酸中等步驟回收稀有金屬。

在“電氣化”浪潮下,鋰成了全球爭搶的重要資源。尤其是車載電池,與半導體一同被定位為經濟安全保障上的重要物資,但稀有金屬產地偏向分布于海外特定地區,在日本國內的穩定供應成為課題。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稱,電池所需的稀有金屬中,鎳的產量以印度尼西亞居多,鈷的產量以剛果(金)居多,而鋰基本在中國進行冶煉。而隨著EV的普及,預計2030年以后會出現大量廢棄的電池。因此,“循環再利用”似乎成了最好的解決方案。

據報道,JX Nippon Mining & Metals將投資數億日元(相當于數百萬美元),在子公司JX Metals Circular Solutions安裝鋰回收設備。該公司的目標是盡快啟動回收業務,利用其從電池中回收高純度鋰的專業知識。

JX Nippon Mining將從回收智能手機和電腦電池開始,最早將從本財年開始提供樣品。該公司預計最初的年產量為幾噸,并可能在2023財年及以后擴大規模。

多家日企“不約而同”

由于供應短缺,鋰價飆漲成了電動汽車制造商們的“心病”。就連特斯拉CEO馬斯克都發文稱,“鋰的價格已經達到了瘋狂的水平!除非成本改善,否則特斯拉實際上可能不得不大規模直接進入采礦和精煉領域。”

“鋰元素本身并不短缺,因為鋰在地球上幾乎無處不在,但提取/提煉的速度很慢?!彼a充說。

而日礦金屬也并非個例。據悉,住友金屬礦山(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最早將于今年夏天與化學品生產商關東電化工業株式會社(Kanto Denka Kogyo)開展類似的回收業務。

據悉,他們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的方法,通過對廢舊汽車電池進行熱冶金處理來回收金屬。住友金屬礦山回收過程中的礦渣將經過關東電化的精煉,以便在其工廠提取高純度的鋰化合物。關東電化最早將于今年夏天投產試運行示范設備,該設備每年可提取相當于數百公斤的鋰。

此外,三菱材料(Mitsubishi Materials)也在考慮將每年從廢舊電池中回收約1噸鋰的設施投入使用。

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庫存將從目前的1000萬輛躍升至1.45億輛。預計到2040年,將需要處理相當于130萬千瓦時的廢舊電池。智利銅業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全球鋰需求將達到210萬噸,是2020年水平的六倍。

歐盟已經公布了新的法規,要求汽車電池在2030年至少含有12%的再生鈷、4%的再生鋰和4%的再生鎳,預計對再生材料的需求也將增長,到2035年,上述比例將進一步增加。

JX Nippon Mining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eiichi Murayama表示,回收電池制造新電池“在實現經濟安全和材料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回收利用將國內稀缺資源留在國內,可能是提高日本電動汽車行業競爭力的關鍵?!?/p>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電氣化”浪潮下多家日企不約而同這么...
萬達集團高級副總裁劉海波被帶走,分管...
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指探底回升微漲,...
美國大戲又開鑼:惠譽下調評級后,政府...
澳大利亞智庫:美元儲備貨幣地位受威脅...
艾森股份IPO募投項目遭質疑 壹健康 “...